柏拉图一共留下30多篇对话,在《理想国》中,他提出国家由三部分组成:理性、激情、欲望。对应统治者、保卫者、生产者。

统治者必须有理性,柏拉图提出了“哲学王”的理想,只有哲学家拥有真正的理性智慧。

柏拉图将世界分为可感世界理念世界。可感世界是人的不可靠的经验世界,理念世界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世界。

  • Idea-客观的“理念”
  • idea-主观的“观念”

柏拉图提出了三个比喻:

  • 太阳之喻

    在《理想国》中,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在世界。现象世界是可见事物的世界,实在世界是不可见的理念世界。现象世界中太阳是主宰,理念世界中善(好)的理念是主宰。

  • 线段之喻

    把一条线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相等于可感世界,另一部分相当于理念世界,然后根据真实性与明确性作再次划分。

  • 洞穴之喻

    如果人类一直生活在洞穴中,面对一面墙壁,人们的背后动来动去的东西通过火光将影子映射到墙壁上,人类只能看到影子。假设有一个人能回头,就会发现那些原本信以为真的只是影子。哲学家就要充当回头的人,引领人类脱离现象世界,认识到理念世界。

“理念”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,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。

造物主是按照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,所以事物因模仿理念而存在。

柏拉图是历史上第一位客观唯心主义。

  • 回忆说
   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先天的,柏拉图更进一步认为人的灵魂原本在理念的世界,学习就是回忆那些原来你已经知道的东西

  • 灵魂转向说
    正如“洞穴比喻”所表明的,我们始终面对的是影像,除非转过身来,才能看到实在。

经验论就是根据人们的经验进行推理归纳。但是经验毕竟是主观的,偶然的,例如白天鹅和黑天鹅的示例,这是经验论的问题。另外例如“洞穴比喻”就揭示了经验论的问题,无论重复多少次,也无法看见那个实在。

先验论就是这里柏拉图讲的,人们原本就认识了理念世界,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缩影,但是理念世界更像是空想出来的,不是很具有说服力。

柏拉图的自我批评:

  1. 理念的普遍性问题。理念世界的主宰是善,也就是好的东西,那么恶的东西有没有理念呢?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,恶就是对善认识的缺失,恶不是一种实在,这就和一切东西都应该有理念行程冲突。主要问题在于理念世界带有伦理色彩,即理念世界都是好的东西。这和后来基督教面临的上帝创造了世界,但是为什么世界上还有恶存在,上帝为什么会创造恶是同样的问题。
  2. 理念的分有问题。具体事物和理念到底是怎么关联的。
  3. 第三者。花的事物和花的理念必然存在共性,那么这个共性就是第三者,以此类推,就会有第四者,找不到头。
  4. 分离的问题。如果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是分离的,怎么认识那个理念世界。以及理念世界是怎么作用于可感世界的。